寻找老宋体:试着探索一下 61‑1 体
历史背景
1949 年前的中日两国,康熙字典作为一种规范,影响力尚存,在印刷字体上交流颇多,整体面貌还是统一的。中国偏爱楷体和仿宋,创写了各类正楷和仿宋字体,并远销日本;而日本却偏爱明朝体和黑体,各字号粗细完备,被中国大力引进。这可能是汉字文化圈最后的「大一统」时代了。而变化发生在战后,双方各自的新政权建立,都开展了以消灭汉字为最终目的的文字改革。虽然又都因各种原因而中道崩殂,留下了两个烂摊子至今,但这一运动过程,又都催生了新文字的字体创写需求,让双方的汉字样貌最终走向了不同的方向。这些,则按下不表。
就说在这个时期,在中国方面,有一点很妙,明明一直热衷于楷体和仿宋的开发,但宋体(明朝体)最终成为了最为常用的正文字体,甚至在文字改革过程中,宋体字成为了描述新文字字形、笔画的工具,官方所公布的一系列文字改革文件都是用宋体印刷出来的。按理来说,简化字,作为方便手写而诞生的东西,用手写体——楷体来描述是最合理的(像民国时期公布的一版简体字方案,就是楷体印刷的)。但共和国初期的这些文字改革文件,却大规模使用宋体。老宋体有几个问题:一是字形、笔画数和手写体不一样,二是即使是同一个部件在不同字里面字形也不统一。这本来不应该算是「问题」,而是「宋体」本身的一种设计、特征。但是作为教学指导的规范来用,就变成了必须解决的「问题」。这是当时亟需创写出新的字体的大趋势。
另一方面,在建国之初,各种行业在字面意思上都处于「百废待兴」的状态,印刷业当然也是。而伟人著作大规模印刷的需求量之大,当时国内现存的铅字质量又不堪用。这是当时急需创写出高质量新的字体的急迫目标。
为了特定的著作创作一款字体听起来是相当奢侈的一件事情,但在那个一切刚刚起步的年代倒不是什么新鲜事。而且,有具体的需求,比较容易找到明确的设计方向。
那么说到新字体创写者,在彼时的华夏大地上有二巨头——南印研、北新华。
上海印刷技术研究所,为排印新中国首部《辞海》,设计了宋一、黑一;为了简体横排的《毛泽东选集》又设计了宋二、黑二。
而北京新华字模厂,为《人民日报》改刻设计了 64‑1 体。而更重要的一个,为《毛泽东选集》竖排本设计的,就是我们今天要探索的主角——61‑1 宋体了。
61‑1 体是什么?
关于这款字体,所能找到资料还真不多。以下是一些在网上能搜到的文字描述:
1961 年,为了配合出版《毛泽东选集》竖排本,北京新华字模厂组织设计了 61‑1 宋体,有 7300 字。1962 年又设计了 6183 字的繁体,主要用于排印古籍书正文。[1]
1961年,北京率先完成了第一套字体“611 体”(即老书宋体,用于书籍正文排版,目前已弃用多年)。这套字体风格上仍保留了老宋体的特征,即桃形点、鹅头勾和三角字肩。并且第一次在硫酸纸上以字稿的形式完成设计(以前均由刻字技师手工刻模),因为是集体设计(一般为 7—8 个人),所以由两位经验丰富的技师先打铅笔稿,然后多名助手用鸭嘴笔和毛笔沾着专用墨水划线和勾填,并用白色广告颜料把字修整光洁,基本完成了的字稿还要裱在带方格的白卡纸上,最后交回技师手中再做全面调整。正是在“611 体”诞生的同时,也建立健全了一整套印刷字体的设计流程,迈出字体设计整旧创新的第一步。[2]
而当时宋体字设计的重头戏是为“毛选”的大规模印刷设计字体。如这款 61‑1 宋体……[3]
当时我们国家主要有两种外来宋体,一种是秀英体,一种是筑地体。秀英体用于《人民日报》。北京新华字模厂的 611 体,是以筑地体的铅字为蓝本,用幻灯的形式拍照后描修。《毛选》竖排本用的字体,是 611 体的前身。[4]
以下是一些书籍论文里的简单描述。
刘钊,2007:《汉字印刷字体发展设计与应用研究》[5]
中国印刷物资公司:《我国印刷活字设计和字模生产》[6]
除了 61‑1 体的设计制作方式和流程,我们能知道的最重要的信息有两点:
61‑1 体来源于筑地体。
61‑1 体是为了配合出版《毛泽东选集》竖排本而制作的。
那么 61‑1 体是什么?
61‑1 体是1961年设计于北京新华字模厂,改刻自日本筑地明朝体活字,最初为了配合出版《毛泽东选集》竖排本而制作,而后多用于古籍书出版的,正文用字体。
61‑1 体长啥样?
那么我们现在知道了 61‑1 体是什么了,接下来的问题是 61‑1 体长啥样呢?
很简单嘛,既然 61‑1 体是为了配合出版《毛泽东选集》竖排本而制作的,那么只要我们找到一本竖排毛选就知道了——
1966,竖排《毛澤東選集·一卷本》书影,来源:孔网
1966,竖排《毛澤東選集·一卷本》书影,笔者扫描
好,我们可以看到 61‑1 就长这个样子,问题解决,下一章……
……不对,没有这么简单……
如果直接认定这个字体就是 61‑1 体,其实有点问题。
在先前找到的那些文字记述中,都指向「61‑1 体是为了配合出版《毛泽东选集》竖排本而制作的。」
然而在对徐学成老先生的采访中,徐老却说「《毛选》竖排本用的字体,是 611 体的前身。」
这话按字面来看,既然是「前身」,那其本身就应该不是 61‑1 体。
而根据前文资料,所谓 61‑1 的前身,当然就是日本的筑地明朝体。我们简单的进行一下对比就可以发现,徐老诚不欺我,《毛选》竖排所用字体,与筑地五号一系的风格完全一致。
字形对比图,红框分别是 1894 年和 1913 年的筑地五号,蓝字是 1936 年的改正筑地五号,灰底是《毛选》所用字体
(注意「要󠄁」字头的写法和「愛」字底部写法。特别是「遵󠄁」倒八字的写法,唯有筑地五号系如是,一锤定音。)
凭我个人感觉,即使这个字体,确实是当时新华厂的人,用幻灯机打底描出来的那个字体,但毕竟是完全 copy、未经修饰的,与其说这是 61‑1 体,不如直接称之为「老筑地体」比较好。徐老「《毛选》竖排本用的字体,是 611 体的前身。」的说法更为精确。
既然这是前身,或者,我们姑且算他是「元祖 61‑1 体」「最初版 61‑1 体」或者「61‑1 体 1.0」。那么,61‑1 的今世长什么样呢?
这个我们能找到更直接例证,那就是《北京新华字模厂雕刻字模字体样本》里面的范例。
《北京新华字模厂雕刻字模字体样本》
很明显,这个 61‑1 体和「最初版 61‑1」不太一样。抛开繁简不谈,它所用的字形,是标准的新字形,也就是《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》所规定的字形。而「最初版 61‑1」仍是老笔形写法,也就是所谓的旧字形。
当然,《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》是 1964 年首发的,1961 年就出现的 61‑1 体,不符合新字形规定是合理的。
这样一对比,至少我们知道了一件事:61‑1 体是经历过大规模修整的。并且在大量翻阅各个时期用 61‑1 体印刷的书籍之后,甚至发现,这样的修整还不止一次。
61‑1 体的历史演变
61‑1 体是怎么一步一步变成现在的模样,我根据所能见到的各个时期的印刷品总结(赞美孔网),大致按时间线整理为如下顺序:(前方多图预警)
一、1961——酝酿阶段(老筑地体配合破烂简化字)
当然最开始,我们还是把《毛泽东选集》竖排本的「最初版 61‑1」算进来,这一版本完全 copy 老筑地,和民国时期一直使用的筑地字体基本没法区分,风格较为古旧,字形精度不足,横画模糊,横头油墨扩散痕迹明显。但可能是因为是伟人重要著作的原因,竖排《毛选》整体排版效果还是不错的,字体排列整齐清晰,少有歪歪扭扭的字模。具体见前文配图。
而简体字方面,基本只是做了 1956 年公布的《汉字简化方案》包含的字,不过进一步对表内偏旁未简化的部分进行了简化,比如下图中的「纵」。而表外的偏旁类推简化字则并未改变。整体效果上来看,简体字部分还很粗糙,字面大小飘忽不定,像是几种字体混排的效果。
1961,《中华文选》红标为已简化的字,蓝标为尚未类推的字
1956,《汉字简化方案》糸偏未类推
1961,《中华文选》糸偏已类推为纟
1961,《燕山夜话》
二、1962~1965——初生
61‑1 体应该从这一阶段才算正式登场,经过大幅整修之后整体风貌焕然一新。刻字与印刷设备的技术升级,使新字体摆脱了老筑地粗糙的感觉,并且应该是为了配合推行横排文字,新字体较之老筑地看上去更加瘦长(老筑地总有一些字看起来扁扁的)。但也没完全适配横排,遗留下了一些老大难问题,后文再细说。
简体字方面,和繁体字排在一起时没有了拼凑的感觉,像是那么一家人了。但字数覆盖上仍然仅包括并类推了《汉字简化方案》所包含的字,表外字未作偏旁类推简化(和如今日本在汉字使用上,表内字新字形、表外字旧字形的印刷风貌高度相似 kksk(笑))。
不过这种情况从 1965 年开始发生了变化,因为在 1964 年,国务院公布了全面的《简化字总表》,对类推简化字进行了定案。所以在隔一年的 1965 年,一些类推简化字开始零星出现在 61‑1 体中,比如标志性的「泽」字,1964 年仍是「澤」,到1965年开始出现「泽」了。
1962,《谁都不能阻挡古巴人民前进》
1963,《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反对我们的共同敌人》
1964,《历史辩证法》
1965,《全国人民的心愿》,零星出现类推简化字
1965 年 12 月,《广东文史资料》
三、1966——大规模增补简化字
到了 1966 年偏旁类推简化字开始大规模出现,只剩少许繁体字散落在文章中。
1966,《大众菜谱》
注意:像上图中的「溫」字,宜看作是新旧字形区别,不算作未简化字,「凈󠄀」同理。
(当然,新字体出来后并不是全国所有印刷厂都能第一时间拿到新字模,即使拿到了新字模,数量也不一定够用。所以当时很多印刷品字形滞古,这也是正常现象。比如 1966 年出版的这本连环画,还是有很多字没有换成新的简化字字模,并且出现了同样是「泽」字,前后页用字不同的现象。)
1966,《黄祖示》
1966,《黄祖示》
难得一见的是我还见到一本 1966 年内部发行的《中國古典文學作品選》,全繁体 61‑1 印刷。
1966,《中國古典文學作品選》
1966,《中國古典文學作品選》
为什么说难得,像在1965年,也有全繁体61‑1体印刷的书:
1965,《民國演義》
但是正是从 1966 年开始,我国开始了十年动乱,此十年间,
除了出版毛泽东著作、《红旗》杂志外,其他书刊几乎都停止出版,文化部和许多出版社被撤消,人员被遣散。[7]
——《中国印刷通史》
这种背景下,1966 年算是刚刚开始,影响还没全面展开,所幸还能有全繁体 61‑1 体印刷的古籍出现,(虽然是内部发行)在此之后基本就绝迹了。
四、1967—1977 完善(改刻新字形出现)
到了 1967 年类推简化字的补充工作基本完成,除了极少极少几个老顽固分子之外,印刷文章已经可以完全用旧字形简体字呈现了。但也如上文所说,这段时间的出版物种类实在是稀缺,资料不如之前那么丰富(在孔网翻阅时就明显感觉到,翻了十几页都是同样的东西在反复出现,还要在一堆宋二里面找 61‑1,着实有点费眼睛)。
1967,《 ? 》(封面上一大堆字搞不清楚哪个算标题…最大的字根本就是口号嘛
1967,《成语解释》
1967,《医学教育革命》
但也正是在这一年,出现了最重要的变化。
在旧字形 61‑1 的完善的同时,新字形版的 61‑1 体横空出世了!
在这一年新华字模厂出品的《汉文外文字体样张》中,我们不光见到了新 61‑1 的模样,还知道了一个准确的数据——6310 个正文字。
(这里可以看出维基百科的描述有点问题。
(维基百科说:
1961 年,为了配合出版《毛泽东选集》竖排本,北京新华字模厂组织设计了 61‑1 宋体,有 7300 字。1962 年又设计了 6183 字的繁体,主要用于排印古籍书正文。
(第一句中的 7300 字应该是指的 61‑1 体最终的数量,来源应该是 1981 年的那本《雕刻字模字体样本》(见前文〈61‑1 体长啥样?〉配图),而在最开始的 1961 年字数根本没有那么多。)
1967,《汉文外文字体样张》,以新 61‑1 体呈现
1967,《毛主席论无产阶级世界革命和国际主义》,新 61‑1 体
1967,新 61‑1 体
在此之后新字形、旧字形两版 61‑1 体并行于世。我不知道在字模厂和印刷厂内部对这两套字是如何区分的,也不清楚是否有一个专有名词来称呼旧字形版 61‑1 体(老书宋?旧书宋?)。因为我们只能在《字体样本》里知道新字形版本,是明确叫「61‑1 体」的,反而真正始于 1961 年的旧字形版,未闻其正式名称。
1968,《科学常识》新 61‑1 体 v.s. 1968,《沙家浜》旧61‑1体(老铅字发挥余热中)
1969,《活页文选》新 61‑1 体 v.s. 1969,《快速针刺疗法》旧 61‑1 体
1970,《全国中草药新医疗法展览会技术资料汇编》前言语录部分,新 61‑1 体 v.s. 正文部分,旧 61‑1 体
1972,陆鹏《大陆架》,新旧 61‑1 体和谐共存,同时出现在一本书中,令人会心一笑
两版 61‑1 体同时存在的情况一直延续到了 70 年代末期。这一时期政治环境稳定了下来,各印刷厂复工,各种出版物恢复出版,全繁体旧 61‑1 又派上了用场。
1975,《读通鉴论》
甚至还有简体竖排旧 61‑1 体古籍出版。
1976,《陆游集》
这段时间成了旧 61‑1 最后大放异彩的时期。
1975 | 1973 | 1979 |
1974 | 1979 | 1980 |
1975 | 1972 | 1978 |
上图这 9 本书全是商务印书馆出版的。商务印书馆主要从事的是辞书的编制和外文书籍的翻译出版,但由于当时的社会政治环境特殊,外国书籍很容易被揪出问题,所以很多出版物都印上了「试用」「征求意见」或者「内部参考」的标识。而那时候的商务印书馆又是 61‑1 体(特别是旧 61‑1 体)的忠实用户,因此,若是看到一本书:是那个年代商务印书馆出品的「内部参考」,一眼鉴定为 61‑1 体无疑。
五、1978 二简
本来发展到这里就应该直接接上后面的「落幕与新生」章节了,但在 1977 年发生了一段插曲,那就是所谓的二简字出现了。
1977年12月20日国务院正式公布《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》 1978年3月2日,教育部宣布开始在教科书上试用二简字。1978年4月17日,教育部撤回在教科书上试用二简字的决定。
在这段非常短的时间里,我们的 61‑1 体不光是紧紧跟随政策步伐推出了二简字模,甚至二简字草案本身就有用 61‑1 体印刷的版本。
用 61‑1 体印刷的《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(草案)》,上方小字甚至是旧 61‑1 体
1978,二简字版 61‑1 体印刷的教科书《中国地理》
1978,二简字版 61‑1 体印刷的教科书《生理卫生》
当然,很快被废除了。只是一段插曲。
六、1980——落幕、新生与落寞
到了 80 年代,旧 61‑1 体正式落幕了。
原因很简单,在汉字规范的大势之下,这种处处都违反规定的旧字形余孽,当然是要被消灭的(悲)。在铅字时代,碍于铅字生产不易,这字模既然都造出来了,放着不用白不用,旧 61‑1 体得以苟活。但在 80 年代,因为印刷技术的进步,汉字印刷告别了铅与火,迎来了光与电。在字体由铅字转为照排和电脑字体的过程中,旧 61‑1 体被很自然的抛弃了。
不过新 61‑1 体顺利搭上了新时代的列车。在「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原理性样机」排出的第一本样书《伍豪之剑》的封面上,我们就能看到新 61‑1 体的身影。
1980 年 9 月,原理样机成功拍出第一本样书《伍豪之剑》
而到了 1996 年,汉仪公司将61‑1体开发为了电脑字体,命名为汉仪书宋一,又延续其生命力至电脑时代。
汉仪书宋一
不过如今看来,61‑1 体的应用远不如的宋二那样「烂大街」,电子版复刻也不像宋二那样泛滥。这实在不像一款曾经辉煌过的、历史悠久、传承有序的正文字体该有的待遇(=_=
61‑1 的特征
那么作为一款很基础的正文字体,61‑1 体和如今应用最为广泛的宋二到底有什么区别呢?它有什么设计特征,怎么能一眼识别出来呢?我们来探索看看。
一、笔画特点
首先在笔画形状特征上,《字体设计在中国》一文描述为「桃形点、鹅头勾和三角字肩。」
一对比就很好理解,61‑1 体的桃形点比较圆润饱满,尾部基本呈正圆,而宋二的点则瘦直尖锐,尾部类似半圆。
61‑1体的钩部也是类似情况,所谓的鹅头钩笔画圆润,有顿笔的感觉,而宋二的钩尖锐且干脆。
但横画的所谓三角字肩私认为算不上什么识别标志,但凡是宋体都有这个。反而横画起笔比较有特点。宋二的起笔下方有三角形衬线,而61‑1体则没有任何装饰。
(一般在鉴定时,只要看点画就好,圆乎乎的点还是很容易辨认的。)
除此之外,撇画较之宋二区别不大,无非是末尾圆润尖锐之别,这一点在铅印文本上基本看不出来。
而捺画末尾较之宋二,有微微上翘的趋势,有点微妙的俏皮感。
二、字形结构
61‑1体在字形结构上,我总结有四个特征:
总体上继承了老筑地的结构风格
字面大小飘忽不定
简体字偏旁的细节处理和宋二不一样
不同字号之间骨架完全一致
以下细讲:
1. 总体上继承了老筑地的结构风格
首先 61‑1 体翻刻自老筑地五号。所以在字形结构上继承了老筑地的风格。
如图可以看出,在改刻时,旧 61‑1 体修正了一些字的写法,例如整、愛、望等字,新61‑1体又进一步规范为标准新字形,但字的骨架结构是基本没变的。和宋二体的中宫布局有很明显的区别,比如比较典型的「奠」字
一些现在看来很「别扭」的独特结构一直保留到新字形时期
像我在翻书鉴别字体时,如果不敢确定是 61‑1 还是宋二时就会直接找「的」字看,一下就能确定了。
(此处还有一点甚妙,我一直以为 1936 年的「改刻筑地五号」在中国没怎么流行过,但新 61‑1 的「以」字和「的」字却更像是来自于「改刻筑地五号」。猜测在民国时期,各个版本的筑地有一定程度的混用现象?)
2.字面大小飘忽不定
旧 61‑1 体有一些堪称灾难级别的字面大小飘忽不定问题,有些是为适配竖排而造成的比如「要󠄁」字,「人」字这种,竖排时还能看得过去,但拿来做横排文字就很扎眼了。还有一些感觉纯属没做好。这些问题在改刻新字形时进行了优化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。但在旧 61‑1 体中一直保留到被弃用(反而成了一种识别特征)。
忽大忽小的字,其中最扎眼的当属「人」和「主」,这两个字排在一起简直像是差了一个字号,而在 61‑1 体最盛行的时代这两个字又极为高频地出现,经常能看到一个正常的「毛」字和一个瘦瘦的「席」字中间夹了一个巨大的「主」字,属实难受……
3. 简体字偏旁的细节处理和宋二不一样
61‑1 体的简化偏旁是比较让人感到新奇的部分。(和宋二比起来)
这方面主要体现在「讠」「纟」「辶」上,且在新旧两种 61‑1 体上也有不同的表现。
对比可以看出:
61‑1 体的「讠」整体看起来更为瘦长,小短横和上面的点挨得更近,末尾的提较为平缓。
61‑1 体的「纟」,第一个转折的后笔画走势明显下垂,而宋二的纟则是上扬,与第二折后的走势平行。
61‑1 体的「辶」,则和「讠」相反,小短横比起宋二,离上面的点更远,基本位于整个字的中心线上,比较类似于现代日本新字体的「辶」的布局。
4. 不同字号之间骨架完全一致
老筑地体不同字号的字结构都不一样,虽然都叫筑地体,但完全可以算是不同的字体。同时代日本的秀英明朝体也有这种情况。
筑地体各号字形态各异
秀英体同样各号字形态各异
这应该是由于技术的限制,小字号的字需要调整结构以便于字模的雕刻和清晰地印刷。
而到了 61‑1 体的时代,随着雕刻机的更新换代,技术的进步,让精细的笔画能够在更小的字模上呈现,各个字号可以用同一个字稿雕刻出来,并都能清晰地印出来。最终实现了各号之间像是等比缩放一样的样貌。
61‑1体各字号可以完全叠上
有趣的是,同样的事情在数码时代也发生过,在电脑显示器分辨率比较低的时代,为了让小字也能清晰显示,会在同一个字体中内置不同的点阵,比如下图展示的 98 细明体(MingLiU),不同字号的字结构甚至写法都不一样,完全可以看作不同的点阵字体。但后来,随着显示器越来越清晰,视网膜屏幕开始普及,在小字号下直接使用矢量字形也可以很清晰了,就基本看不到这种做法了——这和老筑地、老秀英的情况如此相似,历史的轮回了属于是。
细明体(MingLiU)的不同字号点阵
批评与惋惜(私货)
作为一个所谓旧字形爱好者,我对于这款老宋体是没有什么抵抗力的。即便是其新字形版,在看惯了满世界的宋二之后,也能让人感受到一种来自旧时代的新鲜感。更何况它还有一个全简体旧字形的版本,看到它就像是穿越到了平行世界一样,给我们呈现出了如果没有新字形规范出现的话,印刷字体可能是什么样貌。
もしもし
但这套旧字形 61‑1 体,虽然在技术上字模和印刷都能做到很精美,却仍有一大堆问题存在,包括前面提到的字面大小飘忽不定的问题,还有就是在简体字的补刻上有很粗糙的赶工痕迹的问题。可能是因为其诞生于特殊历史时期,也可能是补刻工作重心在新字形改造方面的原因,总觉得他们在补刻时有「赶紧整完,凑合凑合得了」的倾向,出现很多不和谐的拼凑字。
其实很多字比如「谬」「误」「顾」「资」等字补得都还不错,但是像「论」「举」「纯」「错」这些个字,比例很不和谐,明显能看出是两个部分拼凑起来的
往「好」的方面想,正是因为这样拼凑,保留了旧字形的笔画特征,是其独特味道的来源。
但另一方面,没能成为一套高质量的旧字形简化字铅字属实可惜。(64-1 貌似不错找机会研究研究)
参考
[1] 「北京新华字模厂」维基百科条目
[2] 《字体设计在中国》
http://vic.sina.com.cn/news/27/2009/0820/4686.html
[3] 《宋体是谁发明的?》
https://daily.zhihu.com/story/7291711
[4] 《徐学成的故事》
https://www.thetype.com/psa/interview-with-xuecheng-xu/
[5] 《汉字印刷字体发展设计与应用研究刘钊,2007
[6] 《我国印刷活字设计和字模生产》中国印刷物资公司,1981 //《中国印刷年鉴·1981》
[7] 《中国印刷通史》
https://www.cgan.net/book/books/print/g-history/gb_12/19_4.htm#1943
作者:特里王
编辑:Celestial Phineas